全家FamilyMart品牌1972年成立于日本,全家是便利店。1988年8月18日,全家連鎖超市在臺北市中山區成立,由日本FamilyMart與臺灣禾豐企業集團合資成立,自FamilyMart母公司授權引進便利商店管理技術進入臺灣市場,成立時就以加盟店為主要經營方式。
1988年底,第1家店-館前店于臺北火車站商圈開幕,至1997年為期十年的創業期間,全家連鎖超市共計在臺灣本島開設500家門市,主要集中在臺灣西部的大都會區。爾后,進入快速成長期,公司全力加速展店的速度,以每3年500家店擴展規模,至2002年,成為股票上市企業。
全家FamilyMart品牌1972年成立于日本,全家是便利店。1988年8月18日,全家連鎖超市在臺北市中山區成立,由日本FamilyMart與臺灣禾豐企業集團合資成立,自FamilyMart母公司授權引進便利商店管理技術進入臺灣市場,成立時就以加盟店為主要經營方式。同年底,第1家店-館前店于臺北火車站商圈開幕,至1997年為期十年的創業期間,全家連鎖超市共計在臺灣本島開設500家門市,主要集中在臺灣西部的大都會區。爾后,進入快速成長期,公司全力加速展店的速度,以每3年500家店擴展規模,至2002年,成為股票上市企業。
除了一般便利店提供的飲料,酒和報紙雜志,全家自主生產的主要產品集中在意大利面、快餐、甜點和冷飲。食品以及飲料占了大約64%的銷售額。對于一般的便利商店,顧客群大致是買飲料和的人,但是對于全家,因為有這些冷藏食品的存在,又產生了另一批消費群體。尤其在日本,在危機下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帶便當去工作以及在家吃飯,因此,全家針對這些消費者提供了好的便當以及適合在家食用的新鮮食物,比如說三文魚和烤牛排。另外,全家在冷藏食物方面的技術相對很有優勢,不僅能使食物保持更久的時間,根據09年的年終報表,它還能提供多于同行2000個便利商店的冷藏便當食物。這些便當和新鮮食物深受消費者喜愛。同時,全家針對不同年齡層,價格以及區域性,實行了對應的戰略。比如說,在很大的日本市場,老齡化現象,2010年的戰略是鎖定中年以及退休的消費群體,在一定價格區間內,提供好的商品,并且融入當地的口味,44%的食物取材于當地。
全家還提供多樣的服務來輔助消費。舉例來說,在日本的全家,首先,根據顧客忠誠項目,它免費提供積分卡,實行積分制提供優惠項目。這個積分制不單單只使用全家連鎖超市,它和65個公司實習聯合積分制,是日本很大的聯合積分系統之一。有3400萬的消費者參與。09年的戰略是針對系統所記錄的消費信息,全家把目光投向了不經常使用積分卡的消費群體,出臺了相應的策略來吸引消費者光顧便利店。其次,全家是實行刷卡消費的便利店之一;再次,全家店內提供多媒體終端機器,可以購買電子券和在線捐獻服務,該服務是全家很新的一項服務;另外,在大約8200家便利店中,有將近7000家提供店內ATM取款機,方便顧客也同時吸引顧客光顧便利店,顧客可以網上,電話,多媒體終端機器訂購商品,以避免商品缺貨的尷尬。為了能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保持它的競爭力,全家不斷推出新服務的服務消費者。